一种自诊断人工线和其自诊断方法与流程

本公开属于医疗器械,具体涉及一种自诊断人工线和其自诊断方法。
背景技术:
1、人工线也叫脉冲形成网络(pfn),人工线是线性脉冲脉冲调制器中的重要元件,该部件广泛应用在高能电子加速器、医疗加速器、工业辐照加速器、同步辐射加速器、雷达发射机等领域。
2、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,构成人工线的电容、电感部件性能参数会发生改变,目前的人工线都不具备实时自检测功能,等发现故障时就比较晚了。
3、另外,目前的人工线还具有电感和电容的级数固定,导致脉宽固定,不容易调节等问题。
技术实现思路
1、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诊断人工线和其自诊断方法,从而可解决至少部分上述技术问题。
2、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诊断人工线,所述自诊断人工线包括:
3、由至少一级串联的电感(l)和电容(c)组成的lc网络,其中每一级电容(c)上串联有高耐压开关(kn),每一级电感(l)上并联有高耐压开关(sn);
4、电源模块,用于通过充电电阻(r0)和开关(ki)对所述lc网络进行充电,并通过放电电阻(r1)和开关(k0)对所述lc网络进行放电;
5、隔离调制电路,与所述lc网络并联,以用于获取lc网络两端的电压信号,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;
6、微控制器(mcu),用于接收隔离调制电路的数字信号,并控制lc网络中各开关的闭合与断开,以及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。
7、本公开实施例所达到的主要技术效果是:通过高耐压开关(kn)和高耐压开关(sn)的设置,可以精确控制lc网络中电感和电容的充电和放电过程,从而实现对每个元件的单独诊断,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;隔离调制电路的使用确保了高电压信号与微控制器(mcu)之间的电气隔离,防止了可能的电压冲击对mcu的损害,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;mcu的实时控制和监测能力使得系统能够动态响应lc网络的状态变化,及时调整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,优化系统性能。综上所述,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人工线当有需要进行检测时,可以控制mcu进行自我检测,保证了设备的稳定运行;以及当某个电容高压击穿时,可以通过开关旁路,只在改变脉冲情况下进行正常使用。
8、可选的,所述高耐压开关(kn)和/或高耐压开关(sn)的耐压大于或等于对应级电容(c)的充电电压。
9、本公开实施例所达到的主要技术效果是:确保了高耐压开关在lc网络充电时的安全性,防止了因电压过高而导致的开关损坏,从而提高了人工线的耐用性和安全性。
10、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诊断人工线的自诊断方法,所述自诊断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自诊断人工线。
11、可选的,所述自诊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:
12、微控制器(mcu)控制电源模块对lc网络进行充电;
13、隔离调制电路监测lc网络的电压信号,并将该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送至微控制器(mcu);
14、微控制器(mcu)根据所述数字信号判断lc网络中电感(l)和电容(c)的性能是否正常;若检测到异常,微控制器(mcu)控制相应的高耐压开关(kn)或(sn)进行旁路,以维持lc网络的基本功能。
15、本公开实施例所达到的主要技术效果是:通过mcu控制的自诊断过程,可以及时发现lc网络中的异常元件,并通过控制高耐压开关(kn)或(sn)进行旁路,维持系统的基本功能,提高了系统的容错能力和稳定性;自诊断方法能够自动记录异常发生的时间、位置和类型,为维护人员提供了详细的故障信息,大大缩短了故障诊断和维修的时间,提高了维护效率。
16、可选的,微控制器(mcu)在检测到lc网络中某个电感或电容的异常时,自动记录异常发生的时间、位置和类型,并存储相应的诊断数据。
17、本公开实施例所达到的主要技术效果是:异常记录功能使得维护人员能够快速定位问题发生的时间、位置和类型,便于快速响应和维修,减少了故障诊断的时间和成本。
18、可选的,微控制器(mcu)在lc网络充电和放电过程中,实时监测lc网络的电压变化,并通过算法计算电感和电容的实际值,以判断其是否在预设的性能范围内。
19、本公开实施例所达到的主要技术效果是:实时监测和计算电感和电容的实际值,确保了人工线的性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,提高了人工线的工作效率和精确度。
20、可选的,微控制器(mcu)控制lc网络中电感(l)的检测,包括以下步骤:
21、断开与被检测电感并联的所有高耐压开关(sn),闭合与被检测电感串联的高耐压开关(kn);
22、微控制器(mcu)控制电源模块对被检测电感进行充电,并通过隔离调制电路监测充电过程中的电压变化;
23、微控制器(mcu)根据电压变化和已知的电流、电阻和时间,计算被检测电感的电感值,以判断其是否符合预设的性能标准。
24、本公开实施例所达到的主要技术效果是:通过断开与被检测电感并联的所有高耐压开关(sn),闭合与被检测电感串联的高耐压开关(kn),可以确保被测电感独立于其他电路元件,从而进行精确测量;mcu控制电源模块对被检测电感进行充电,并实时监测充电过程中的电压变化,通过算法计算电感值,可以快速定位电感是否出现故障;通过精确测量电感值,可以及时发现电感的偏差或损坏,从而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,避免因电感故障导致的整个lc网络性能下降。
25、可选的,微控制器(mcu)控制lc网络中电容(c)的检测,包括以下步骤:
26、闭合与被检测电容串联的所有高耐压开关(kn),断开与被检测电容并联的高耐压开关(sn);
27、微控制器(mcu)控制电源模块对被检测电容进行充电,并通过隔离调制电路监测充电过程中的电压变化;
28、微控制器(mcu)根据电压变化和已知的电流、电阻和时间,计算被检测电容的电容值,以判断其是否符合预设的性能标准。
29、本公开实施例所达到的主要技术效果是:通过闭合与被检测电容串联的所有高耐压开关(kn),断开与被检测电容并联的高耐压开关(sn),可以确保被测电容独立于其他电路元件,进行精确测量;mcu控制电源模块对被检测电容进行充电,并实时监测充电过程中的电压变化,通过算法计算电容值,可以快速定位电容是否出现故障;通过精确测量电容值,可以及时发现电容的偏差或损坏,从而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,优化整个lc网络的性能。
30、可选的,微控制器(mcu)在自诊断过程中,能够接收外部输入的测试指令,根据指令对lc网络中的特定电感或电容进行详细测试,并输出测试结果。
31、本公开实施例所达到的主要技术效果是:外部测试指令的接收和执行,提高了人工线的灵活性和适应性,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特定的测试,增强了人工线的用户体验。
32、可选的,微控制器(mcu)在自诊断过程中,能够通过用户界面向操作者提供实时的诊断信息,包括lc网络的状态、异常报警和建议的维护措施。
33、本公开实施例所达到的主要技术效果是:用户界面的实时诊断信息提供,使得操作者能够直观地了解人工线的工作状态,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,提高了人工线的易用性和安全性。同时,维护建议的提供有助于延长人工线的使用寿命。